福州信息网
loading
免费发布信息
·福州 [切换]
    javascript:;
    信息分类

      政务新媒体也开始“内卷”了?三管齐下来解决!

      2021-12-10 09:08:41发布,长期有效,433浏览
    • 置顶
    • 定时刷新  |
    • 收藏  |
    • 举报  |
    • 区域:鼓楼
      • 联系人:小翼 福建省福州市
      • 电话:159****7336 点击查看完整号码
        • 114黄页信息网提醒您:本站仅作为便民信息搬运工,请自行分辨信息真假,联系前请仔细阅读《谨防诈骗须知
    • 信息详情
    新媒体的出现和普及带来了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,也改变了信息传播格局和形态,面对逐渐浮出水面的信息甄别困难、社会情绪失控等管理痛点,政务新媒体如何在实际中将这些难点一一击破呢?都给我“卷”起来!
    一、四大痛点
    ◆ 信息甄别困难
    由于新媒体平台虚拟性、交互性、匿名性、开放性等特质,它成了互联网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,这就导致传播内容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。公众面对网络上大量的舆情信息感到困惑、迷惘,舆论导向的控制力减弱,给政府部门的舆论引导工作增添了难度。
    ◆ 存在舆情风险
    舆情事件传播的速度、规模和方式,不仅取决于事件的社会背景和性质,还与网民群体的认知态度、价值观念、社会心理密切相关。在一些公共事件中,部分群体通过网络发布的“偏激、情绪化甚至是煽动性”的言论很容易博取眼球,指使舆情范围扩大且难以控制,此时政务新媒体舆情应对处置风险也随之提高。
    ◆ 网络化语言泛滥
    新媒体环境下运用年轻化的话语风格能快速拉近与公众的距离,以“反差感”“萌感”吸引注意,但过度使用也存在调性不和、观感不佳的问题。在涉及重大议题的宣传报道下,可能会对议题严肃性产生一定程度的消解。此外,因不了解网络热词的褒贬色彩,太过草率使用,可能会产生不必要的争议。
    ◆ 运营建设不规范
    政务新媒体的运营管理团队,除了能准确把握政策与舆论方向,最重要的是必须具备优质的专业技能:一是政治素质高,新闻敏感性强,熟悉政务新媒体搭建、运营、推广要求;二是具备视觉设计能力,实现信息的可视化、体验化,让读者喜闻乐见,提升信息传播效果。
    二、三管齐下
    大力发展政务新媒体,既是大势所趋,更是时代所需。但一定切记,政务类新媒体账号的发展方向应是发挥服务功能、推动政民互动、优化政府舆论形象、提升公信力。基于此,持续以优质、亲民内容输出构建账号的品牌形象,不断增强本地用户的黏性,才是基层政务新媒体账号运营方向的“较优解”。
    1.听民声·重视政民互动交流
    “信息公开、在线互动、网上办事”是当前政务新媒体的主要职责。因此,要杜绝“不互动无服务”的现象,建立“政民互动”的移动网络渠道、积极回应群众诉求。通过新媒体平台,倾听民声、广纳民意、加强互动,是提高政府效能、改进工作作风的生动实践和实际检验,还能推动政府各项工作在互联网时代下的科学发展。
    运营建议:完善常态互动类应用栏目,如“县/市长信箱”、“咨询建议”、““网上调查”、“民意征调”等。
    2.知民意·关注热点社会事件
    新媒体时代许多热点事件自带流量,能够快速成为全民热议的焦点。而这些也往往也是民众关心的社会问题,媒体常以“搭便车”的方式跟随或追随社会热点问题,以此实现借势营销、提升关注度等传播目的。
    运营建议:即便是以传播公共价值、开展公共服务、宣传公共政策为价值目标的政务平台,也可考虑以“蹭热点”的方式提高平台的浏览量,为后续的政策宣贯、民生服务打好粉丝基础,扩大覆盖与传播面。

    3.解民忧·优化平台服务质量
    国务院办公厅《关于推进政务新媒体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》明确指出,要突出民生事项,优化掌上服务,重点强化政务新媒体办事服务功能,围绕利企便民,聚合办事入口,优化用户体验,推动更多事项“掌上办”。
    运营建议:在新媒体平台增设“办事指南”“常见问题”等服务指引菜单,简化操作流程,为群众办实事。 联系我时,请说是在114黄页信息网看到的,谢谢!

    【重要提醒】 转发本信息给好友或分享到朋友圈,被转发超过20次,信息将自动置顶一周

    114黄页信息网公众号

    首发网址:https://fz.114biao.com/qitashangwufuwu/519866.html
    查看全部福州其他商务服务信息
    发布一条福州其他商务服务信息

    • 您可能感兴趣
    • 福州新发布

   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

    信箱:1420372764@qq.com

    举报电话:13276611120

    江苏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信箱

    ju12377@jschina.com.cn

    举报电话:12377

    涉未成年人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

    信箱:1420372764@qq.com

    举报电话:02566116616

    13276611120